譚 璐 制圖
科技是國之利器,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把科技創新作為欽州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企業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使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并成為推動我市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搭建平臺,完善雙創體系——
科技創新活力滿滿
加快推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健全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今年5月,國家科技部公布2021年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欽州市高新技術產業服務中心榜上有名,成為全市第一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月,根據《科技部關于公布2021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的通知》,欽州市高新技術產業服務中心眾創空間成功備案國家眾創空間。至此,全市國家級雙創平臺達到了4個。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國家級1家,自治區級1家,市級4家) ,眾創空間5家(國家級2家,自治區級2家,市級1家),全市可用孵化面積約6萬平方米,入孵企業約330家,帶動就業2000余人。
近年來,我市選拔出了一批優秀企業項目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在2021廣西產業復賽的6個賽道中,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企業獲得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2個產業賽道冠軍,并在全國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見炬科技有限公司作為“2021年全國優秀企業”,充分體現了我市科技企業的創新與活力。
今年7月27日至28日,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欽州市選拔賽暨第九屆欽州市科技創業大賽決賽圓滿落幕,廣西自貿區量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量孚新能源創新綠色新工藝磷酸鐵鋰示范”項目獲得初創企業組一等獎;廣西慧寶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1.1類抗癌新藥曲沙他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成長企業組一等獎。
8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暨2022年廣西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產業復賽開幕式在欽州港片區大健康產業孵化器舉行。經過全區各市級賽事層層篩選,73家企業脫穎而出,入圍晉級生物醫藥產業復賽。
加強自治區級研發平臺建設,夯實科技創新基礎。對標自治區創新平臺建設標準,引導企事業單位建設科技創新平臺。近期新增1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廣西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累計建成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重點實驗室4家,新型研發機構1家。
強化梯隊培育,構建培育格局,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三級培育機制,推動形成分類推進、梯次發展的創新主體培育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3家企業獲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組織發動80家企業申報2022年度第一、第二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校企合作,加速成果轉化——
產業發展步履穩健
創新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近年來,我市深刻把握科技工作面臨的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牢固樹立全局思維、創新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實施科技項目,帶動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今年以來,我市獲得企業牽頭實施的廣西科技項目8項2083萬元;下達企業牽頭實施的市本級自籌項目4項,經費投入6900萬元。
大力促進創新要素對接,助力企業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改33條”,推動企業需求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深層次對接,幫助企業解決技術瓶頸問題100多項。其中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同攻關的“建筑密封防水用環保型強力粘結膠料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幫助企業解決了建筑密封防水的瓶頸問題,獲科技廳立項支持420萬元;自貿區浦晶光學與浙江大學合作的“PC多功能鏡片生產工藝和高真空鍍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項目,獲科技廳立項支持500萬元;2020—2021年,獲自治區科技獎10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我市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為科技項目轉化提供保障。對促進企業生產并通過自治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績效核驗的科技項目給予資金支持,近兩年來,我市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0項,技術成交額133.6億元,幫助企業新增產值近20億元。
科技創新領先一步,產業發展領跑一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創新思維,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優勢海洋產業集群。推進向?,F代海洋優勢產業集群提質增效,以骨干企業、重點項目為支撐,加快打造海洋動力裝備產業集群,推動中船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北部灣大學共同研究的“適用于北部灣的海上風電配套裝備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等相關技術,開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海水養殖、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功能食品等技術攻關,延伸海洋產業鏈布局。推進海洋動植物、微生物等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為海洋資源利用和保護提供科技支撐,加強向??萍紕撔麦w系建設。
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熱土加速奔跑
面向農業農村主戰場,發揮農業科技創新的驅動力和牽引力,對加快產業融合,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產業興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市聚焦助力鄉村振興,以科技賦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對鄉村科技特派員的管理,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截至今年9月份,我市228名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各類農業技術指導服務9332次,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576場次、培訓22567人次;結合農村產業需求,謀劃提升科技創新供給力,優化科技創新布局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科技支持,組織靈山、浦北兩個廣西農業科技園區申報廣西科研項目,共獲得項目資金800萬元。
廣西靈山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面積1314公頃,輻射全縣共2.8萬公頃,以“科技孵化、試驗示范、產業融合、加工物流、鄉村旅游”為發展路徑,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創新,孵化一批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完善靈山荔枝種質資源保護—苗木繁育—荔枝種植—荔枝加工—荔枝銷售—荔枝文化旅游完整的產業鏈條,同時帶動電子商務、倉儲、物流、林下養雞、林下養蜂等產業發展,促進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行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提升靈山在廣西的農業科技創新地位,為擦亮“靈山荔枝”金字招牌貢獻科技力量。目前,該園區共有4家企業入駐,建設有2個技術中心,擁有Ⅰ類知識產權4項,Ⅱ類知識產權9項,商標2個,申報發明專利4項,制定國家農業行業標準4項,實現自有成果轉化3項。
廣西浦北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660公頃以上、示范區1333公頃以上,集聚浦北縣農業資源,以富硒茶、富硒果蔬和富硒糧油等農產品種植加工為主導產業共同發展,形成“核心—示范—輻射”的層次擴散結構、一主多輔協調發展的園區建設格局,著力拓展農村創新創業、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轉化推廣和職業農民培訓的功能,打造具有浦北特色的富硒農產品加工自主創新農業科技園區,創建浦北農業品牌、促進農業三產融合。
隨著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園區將為我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示范引領作用,有效提升我市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充分釋放科技支撐鄉村產業振興的潛力和活力,為鄉村振興和“三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生生不息,唯以創新。欽州將圍繞實施“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戰略,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帶動經濟社會向著未來加速奔跑。(記者 陸 燕)
主辦單位:廣西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單位:欽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中心
地址:欽州市欽北區行政綜合信息中心|郵編:535000|聯系電話:(086)0777-3686987|網站標識碼:4507030001
版權所有:廣西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政府|桂公網安備:45070302000598號|桂ICP備:19004302號